不少人都想「食極唔肥」,但若吃得多卻不長肉,就要小心可能是甲狀腺機能亢進症,即俗稱「甲亢」所致。甲亢患者以年輕女士,由於為主,她們對於體重下降往往是高興多於關注,以致容易忽視病患來襲,惟甲亢其實可引起心臟衰竭、上眼影響視力等嚴重後遺症。
甲狀腺是一個位於頸部分泌甲狀腺素的器官,呈蝴蝶狀,位於喉核的下方,其分泌的甲狀腺素控制身體的新陳代謝。當甲狀腺分泌過多時,便會引起甲亢。
導致甲亢的成因,最常見是格雷氏症(Grave's Disease),這是一種自身免疫疾病,患者會產生抗體令甲狀腺脹大及分泌大量甲狀腺素。其他成因還有甲狀腺發炎、中毒性甲狀腺瘤、腦下垂體失調及碘攝取量過高等。
臨床上,20至30餘歲的年輕女性是甲亢好發族群,其常見的症狀除了食量大增卻體重下降之外,還包括:亢奮、焦躁、失眠、心跳過快、手震、怕熱、易出汗等,當中不少容易跟更年期女性常出現的狀況混淆。另有國際研究指,年輕時曾有甲亢的女性,即使接受治療並痊癒,當中有4至5成踏入更年期後會再患甲亢。因此如有懷疑病徵,須盡早求醫以作診斷。
由於甲亢令患的新陳代謝加快,即使大量進食亦追不上消耗的能量,故患者的體重可於短時間內急跌。另由於甲亢會影響反射神經系統,所以患者也會排便增加,並因腸道郁動急速而未能吸走糞便的水份,導致大便多呈稀爛。
甲亢更會影響眼睛,令患者出現眼球外凸、眼瞼攣縮和水腫,及複視的情況,由於患者的提瞼肌肉過分活躍,導致上眼瞼向上退縮,以致部分眼白外露,同時又會加劇眼球外凸的觀感,嚴重時甚至會不能緊閉眼睛。除了影響外觀,更會有眼紅、眼乾等不適,或可能反覆出現暴露性角膜炎、視神經受壓、青光眼,或甚至失明。
由於甲亢會令心跳加快,令心臟負荷甚大,年輕時或可承受,但隨著時間過去可能會令心臟衰竭。若遇到外來刺激如傷風感冒,可能會導致病情惡化,演變成致命的甲狀腺風暴,分泌出大量甲狀腺素,嚴重時可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此外,甲亢亦會加劇骨質流失,以致有可能提早出現骨折,另又會影響腦神經,增加患情緒病的風險。
一般可以病歷及檢查結果,確定病人是否患有甲亢,例如抽血檢驗包括Free T3、Free T4及TSH等分泌水平,而檢測甲狀腺球蛋白(TG)、抗甲狀腺微粒體抗體(AMA)、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及抗體(Anti-TPO及TPOA)等則能幫助決定甲狀腺功能性疾病的成因及評估病人對藥物治療的反應。有需要時醫生可能會安排病人接受超聲波及甲狀腺同位素檢查,甚至進行幼針穿刺,抽取細胞作病理分析。
目前常用的治療可分為三類,包括抗甲狀腺藥物、放射碘治療和手術治療。醫生一般會建議先服藥穩定病情,然後再以放射碘「斷尾」,原因是單靠藥物的治療期可長達一年半,而且復發機會高,副作用亦較多,放射硔治療則僅需服用一次,治癒機會亦高。
至於手術治療則適用於甲狀腺腫大致呼吸道受壓、有藥物敏感,或甲狀腺出現結節、疑有癌細胞者。傳統手術會依著頸紋落刀,再把甲狀腺部分或全部移除。現今則多採用微創甲狀腺手術,可從腋下或經口腔進入切除甲狀腺。兩者的原理相似,都是在皮下放入導管,再用內窺鏡及儀器切走甲狀腺,同樣能避免在頸部留下明顯的疤痕。無論是傳統抑或微創,手術的風險相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