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训练过度 小心疲劳性骨折

– 以下内容经 黄翠欣医生 审校

纵使疫情令不少中外马拉松赛事改以线上跑Virtual Run形式举行,一众跑步爱好者仍无损斗志,如常一早开始积极备战。不过一旦过度操练,容易令骨骼反复受伤却未能及时修复,而造成疲劳性骨折,以致需要时间康复而影响进度,甚至赶不及参赛。因此,跑步者们切勿操之过急,以免得不偿失。

 

疲劳性骨折又称行军性骨折,源于军人因长时间反复步操及跑步锻炼,令骨骼过劳致折断而得名。除军人外,不少操练过勤的长跑手或跑步爱好者,也易成高危族。香港港安医院—荃湾骨科顾问医生沙惠良表示,疲劳性骨折是由日积月累的损伤“慢慢储回来”,当训练的强度和频度超出了运动者骨骼所能承受的上限,而其骨骼的复原速度又追不上损伤频度时,就会随时间而演变成慢性骨折。

  

长时间过劳

有别于创伤性骨折因突发的外力撞击引起,疲劳性骨折由于骨头长期承受不了压力所导致,患者不会认知及感受到受伤经过而即时有痛楚的症状,反而大多是初期只在操练后感到疼痛,并误以为只是疲劳或肌肉痛,到后期变成每次一跑就痛,却仍找不出原因。

 

临床上,疲劳性骨折多发于承受体重的骨干,包括大腿骨、胫骨、腓骨及跖骨。跑手的疲劳性骨折,常见于脚前掌的第二及第三跖骨近脚趾头位置,这是由于跑步时,须重复以脚掌落地的缘故;其次是见于大腿骨及小腿的胫骨,患者多为长跑运动员。沙惠良同时提醒市民,若穿上不惯常著的鞋履长时间走路,亦有可能导致小腿的腓骨出现疲劳性骨折。

 

骨扫描磁振助确诊

初期的疲劳性骨折,即使照X光亦难以察觉,不少个案是病情到了中至后期,再照X光时才发现骨骼曾因为反复受伤而造成“生厚咗”的状况。现时,医生会先了解患者的生活和运动习惯,如怀疑患的是疲劳性骨折,就算是早期,也会安排患者接受骨扫描或磁力共振以加快确诊,减低恶化风险。

  

脚箍助固定患处

早期的疲劳性骨折会采用保守治疗,包括:休息6至8个星期让骨裂位置自行愈合、服用止痛药、有需要时打石膏或戴脚箍助固定患处,以及做物理治疗助回复下肢灵活度。但如发现患处完全折断或甚至明显移位,就需要做手术,例如接受置入髓内钉的微创手术。

 

以跑步作休闲轻松活动通常不易造成疲劳性骨折,如需要加强训练,最好跟随专业教练指导,学习正确训练方法和姿势。只要循序渐进,不让骨骼过劳,就可助预防疲劳性骨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