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控制新标准

– 以下内容经 郭戬龄医生 审校

胆固醇是身体的必要元素,可组成细胞膜及合成荷尔蒙;然而胆固醇指数太高,却可积聚于血管,增加心脏病、中风及周边血管病变。因此一旦发现有高胆固醇,便要将指数控制于安全水平。但是否愈低愈好?到底要多低才算标准?

 

欧洲心脏协会(ESC)早前发布了崭新的2019年血脂管理指引,将2016年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即坏胆固醇)标准进一步收紧。在可患上致命冠心病的4个风险组别当中,全都将坏胆固醇的数字降低(见附表),目的是将高胆固醇导致的心血管疾病住院风险及死亡率减少。指引亦有提到,超高危群组患者如在两年内出现两次或以上的急性心血管疾病,例如是心肌梗塞或缺血性中风,更要将数字降至低于1.0mmol/L,才算安全。

 

加入影像检查确定风险分级

一直以来,指南都是建议按患者情况而进行风险分级,所考虑的因素包括患者有否心血管病风险如高血压、糖尿病及肾病等。不过,新指引认为应加入血管造影检查,特别是被认为属低或中风险的患者,他们未必知道自己有否上述疾病,需要藉影像检查来确诊,方可划分风险评级。至于已确诊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例如已做追搭桥、通波仔手术或曾心脏病发等,无论有否再做血管造影检查,亦已肯定他们属于最高风险组别。

 

另外,昔日的指引要求患者将坏胆固醇降至特定水平,“或是”减少50%,但新指引将“或是”改为“和”,即两个条件须同时达到。例如已确诊心脏病的患者,假如坏胆固醇水平为2.6mmol/L,那么并非减一半至1.4mmol/L,更要降低50%,即去到1.3mmol/L才算合格。由此可见,在新指引之下,要达到理想目标殊不容易。患者首先要尽可能从饮食、日常习惯、控制体重及做运动等多方面来改善胆固醇水平;如果效果未届要求,第二步就要靠药物了。

 

混合用药可改善副作用

他汀类药物是传统降低高胆固醇的药物,成效甚佳。但有研究指,如果患者须使用高剂量他汀类药物来控制胆固醇,最多亦只可降40至50%的坏胆固醇。假如本身指数过高,例如是3至4mmol/L,须降多于50%才可临至理想水平,因此只单一运用他汀类药物是难以达到要求的。新指引认为,此时医生要考虑为患者加入1至2款其他类型降胆固醇药物才可达到目标。

 

当然,要将指数降到这么低,就要有相应的付出,无可避免须加大用药剂量及种类。但现实是每种药物都有潜在副作用;剂量愈大,副作用机率就愈高,所以医生的角色就是要平衡药效与安全。假设有病人接受单一高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出现肌肉发炎或肝酵素上升等情况,此时或要转用低剂量他汀类药物,再加上其他类型的降低胆固醇药物,尽量减少单一药物带来副作用,同时可控制病情。

 

附表︰坏固醇水平新旧指引比较

风险组别

2016年 2019年
超高风险 <1.8mmol/L <1.4mmol/L
高风险 <2.6mmol/L <1.8mmol/L
中风险 <3.0mmol/L <2.6mmol/L
低风险 <3.0mmol/L <3.0mmol/L

 

Sidebar: 胆固醇降太低会影响健康吗?

究竟将胆固醇愈降愈低,会否反而影响健康?的确,约十年前便有小规模研究指出胆固醇水平太低或会增加癌症或认知能力疾病风险,但现时的资料未能确实相关的影响。至于其他近期大型的研究则指出,即使胆固醇降至1.4mmol/L,仍是相当安全。事实上,我们发现刚出生婴儿的坏胆固醇水平甚至低于1.4mmol/L,这是有力的间接证据,表示1.4mmol/L或以下的指数对健康并无影响。

关闭